2008年12月2日星期二

小娜要坚强。。

今天,不,是这几天,心里都一直在等待,只是今天的等待开始变成焦急,因为现在的我们,任凭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关乎未来的事情无动于衷吧。只是我一直习惯静静地等待,无论什么事情,都显得不那么主动,才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吧。或许,只是习惯了要有人给我信心,我才能多认可自己一点。
曾经以为对工作的期待,更多是源于一种责任,想要独立不让父母担心,身上背负着的期望,还有那么一点点对于500强的虚荣吧。但是今天,却很真切的感受到,内心的不舍成为焦急的源头。回想大一时稚嫩的自己,因为大礼堂一次特别的演讲,做了可以说是影响了自己人生轨迹的决定,一路到现在,ASUS带给我的远远不止是做事的能力与经验,更让我拥有了值得一生去珍惜的感情。所以,现在在黑暗里敲击着键盘的我,回想起跟昆明团队的硕硕们在一起的日子, 那些一起经历挫折享受胜利的日子,不觉得湿了眼眶。成长的日子里,很感激蔡哥一个电话,把我从想要退出的边缘拉了回来,从此,画了无数张海报,写下一篇篇策划和总结,那段辛苦却因为被重视而重拾激情的日子,让我在一年之内,辛苦忙碌却也充实而有意义;在硬着头皮抗下核心这份责任的时候,感谢飞鹰哥,那半年每个月的核心骨干工作总结,让我学会思考问题,开始看到工作中的问题,并试着去努力改善;后来换届的时候,俊邑哥用身体力行,让我明白了一件平凡的工作,当你把它看得不平凡并且可以透过现象去观察本质时,你就可以把它变得不平凡;至于大大,我想我不算一个嘴甜伶俐的孩子,因为对他还是有种像长辈的敬畏,又或许,是骨子里的那股正直,不想让他觉得我是故意在套近乎吧,但是对他的感激不会少,因为支持,因为信任,也因为我可以感受到他对我的肯定。所以,今天我开始明白ii当初的选择,开始体会到内心的期待有多强烈。
还是不习惯把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可以拿出来讲的郁闷,在我说的时候就已经释怀了,而这些心里默默隐忍的难过,只会习惯写下来,写在最少被关注的地方,像装满了秘密的半岛铁盒。并不是因为不相信别人,而是不想让爱我的人看到我沮丧的样子,从来就是抗打击能力超强的小娜,应该一直对着大家微笑的,不是吗?今天谢谢我的苦工,他说等他翻身做老板了,第一个雇我,这句话好感动;很多话,就藏在心里了,只想要象你一样每天对着生活微笑,虽然也会有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但是仍然会“追逐那些梦里的,最重要的是吃那些好吃的,梦那些不愿醒来的”,谁让我们都是单纯的猪头呢;LN哥哥的电话,应该算是今天最振奋人心的事情了吧,因为他对我的肯定,会让我觉得一个几乎算是陌生人的评价,可以不用让我当做是朋友的安慰。感谢他跟我说“真正做事情的人,一定会被别人看到...”,不放弃,不灰心,像他说的那样,至少我们以后还可以交个朋友,电话24小时不关机的。结束了这同11点从厦门打来的电话,心情真的豁然开朗了很多,也许我就是这么容易复活的吧,生命力无比顽强的NANA。King kong!
晚上的两支冰激淋和五圈长跑,反而让原本颤抖的我不那么冷了,也许只有把自己逼到墙角的时候,才有反弹的力量,明天是最后的机会了,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坚强的面对一切,即使不可以双喜,无论如何也要跟老妈电话金斧入围的消息,放大喜悦的时候,悲伤也会显得相对渺小些吧......
NANA加油!

金斧入围~

今天上设计在线,无意中看到圣奥金斧奖的初评名单公布了,深深地吸一口气,点开看那一串入围作品的名单,看到昆明理工大学的时候也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好开心,接着往下看又看到了cooper 老银和保叔叔的名字,就马上发到群里给他们报喜了,虽然没有去工作室,但是给大白打电话的时候,听到电话那头的欢呼声,估计大家都乐疯了吧~~呵呵
三项入围,是对我们靠谱设计实力的肯定,虽然我们不在名校,不是名专业,但是我们有热情,我们有梦想,我们敢想敢做,我们享受着设计并为之不懈努力着,cooper加油!
前天看海鸥的时候,突然遭遇鸟粪空袭,大家都说娜姐这个是好事情哦,呵呵,没想到真的会有好运耶~~那丢掉的册子和手机,还会带给我新的惊喜吗?呵呵
淡定淡定,明天要告诉老妈好消息~

2008年11月30日星期日

重返blogspot

再一次写博客竟然是上一篇的两个月后,时间过得好快,我也要开始恢复以前的设计生活了。。。

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风筝...

我想家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让人感觉到踏实,因为无论在哪里,回到家的感觉,就像是躲进风平浪静的港湾,厚厚的保护伞.
所以我把cooper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了,在这里,不足百天的相处,大家却像家人一样,虽然我也会很任性地争执,很调皮地偷懒,但是却从未想过要离开,即使在这样的日子,时间被劳碌的奔波和很多不确定填满的时候,总会抽空回到那不大不小的房间,和大家在一起。
这阵子在外面忙碌的时候,开始思考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关于团队的,也关于自己的,然而大四的我却没办法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全身心投入在工作室上,因为毕竟还有ACM的家,因为还有“大使”的责任,还有一个寻常应届毕业生所要面对的压力和抉择。今天去联硕的时候,突然真实地感受到“就业”这个字眼,如此真实地摆在眼前时,自己竟然都还没准备好。选择考虑的原因,并没有想到工资、薪水、报酬,只是觉得假如把自己逼到墙角,应该会有反弹的力量吧。反思最近的状态,一点也不像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看到曾经在培训营的学长每天单车面试辛苦充实的日志,移动、宝洁、联想...带着简历满城市跑,也许只是在寻找一种积极生活状态吧。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去寻找和把握一些机会,即使它可能与我热爱的设计并不是那么紧密相关。因为也许这样,才能帮助我看清楚一些东西,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走的路,自己真正适合的领域。只想试试,假如把一分钟当作两分钟来用,可以充实到何种程度,毕竟最近的我,都是在把两分钟当成一分钟来用。倘若把自己交给工作,会更加珍惜在cooper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吧.
所以,还是很想在自己回来的时候,可以看到工作室里你们微笑的脸,听你们喊我娜娜也好大使也罢,即使很累很辛苦,我也愿意在下班之后尽可能快地赶回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cooper的每一份责任,我都会努力承担。所以,才会在晚上不顾一切地跑来通宵,写下我想说的话,只为证明我爱cooper,只为证明,曾经的梦想不会放弃,未来的路我会坚持着走下去,和你们一起...
愿意做你们的风筝,被维系的感觉让人觉得很踏实,所以,不要放手好不好...

Well,说到做到,今天早上还是要去跑步的,因为我是熬夜达人小娜,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点也不辛苦!

顺德归来

不知不觉回昆有一段日子了,一回来就开始为ACM的活动忙碌着,每天在cooper工作室的时间平均不足2小时,来不及整理,来不及总结。现在总算是可以在电脑前,听着手指畅快地敲击键盘的声音,旁若无人地在明亮的网吧里写下自己顺德之行的点点感动。
没法很理性地谈感想,就像我一路上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会生气,会委屈,会失落,会兴奋,会开心,会自豪一样。
印象最深的,不是上台领奖时对着镜头故作镇定地一直微笑,也不是在展厅里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做成模型时的小小成就,反而脑海里重复最多的,竟然是我们曾经的争执,茫然不知所措地无助,还有大白、“姐姐”和公交车赛跑的场景。奔波的5天,偶尔会在充满冷气的房间里或是公车上一晃一晃地发呆,以后的我们,会变成怎样。
大白在各种教授、老总前极力地推销着他的金奖女朋友和我们的“靠谱”,“姐姐”在镁光灯下拿着话筒对着汤教授说我们是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cooper设计团队,那个时候的我,只是傻傻地看着,傻傻地听着,有点心酸,因为他们像cooper的家长,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家,向老师们、长辈们介绍着自己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团队。那个时候,我和小保只是站着,突然不知所措地,像两个懵懂的少年。也许我们太不出名了,又或许,我们太需要出名了。
展会上的展馆,并没有一一看过,很多只是走马观花般的一览而过,在自己的作品前偷偷地留了张影。闭馆的时候,还有幸拍了一张刘翔的金鞋。诸如之类的种种,就像逛交易会一般普通。但是,在流连于一切与工业设计有关的事物中时,也会思考着团队未来的路。
短暂的深圳之行,却错过了最为精要的段子,不知道中信国华的老总都说了些什么,只是听见大概关于对团队建议的种种。那我们的路,是否要按照他说的那样呢?好了,这么啰嗦的前奏,终于开始在感性之后谈谈自己的理性观点了。
关于团队未来的路,我想应该先要给团队定性,然后再思考这样性质的团队适合走怎样的路。
我们是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团队,在没有获奖之前,大家没有所谓利益的分成,所以我们是“自觉、共识”为核心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没有太多的硬性规定和约法三章。这应该是学生团队难能可贵的地方,却也是存在弊端的双刃剑,因为有时很我们会因为惰性而纵容自己,不珍惜时间,不守约定,总是前松后紧地在“赶”比赛,做的东西都不够深入。除了比赛的问题,大家承诺做到的很多事情都没有百分百的兑现,比如手绘、工作总结、讲座等等。
OK,既然我们是这样一个依靠“道德”管理的团队,想要走工作室这样的路,去为企业贴身服务,去接单,去创收,那么我们就该思考关于团队体制改革的问题。首先可以考虑一下之前提过的OC制度,无论是参加比赛、外接任务、还是办讲座、开研讨,每个活动都应该有个OCP,由该项目的负责人策划、组织、协调,带领大家一起为目标努力,明确分工,保证进度,掌控、点评、总结。每个项目结束的时候,OCP针对活动的完成效果,对成员的表现进行有考核依据的点评,大家一起对整个活动的效果和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反思,寻求解决方案以做后车之鉴。每次活动结束后,大家会根据OCP的领导表情进行打分,作为备忘,以便日后该项目获奖时,对OCP进行专项奖励。一来作为对辛苦工作的OCP的奖励,二来以多劳多得的方式鼓励大家用于承担责任,接受挑战。
OC制度的好处,还在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某个阶段的忙碌状况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了一个人自始至终的劳心劳力,也可以让团队保持新鲜感和竞争力。
假如引入了OC制度,那么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呢?是主要以设计比赛为工作重点呢?还是先各自学艺,充实自己?因为大家处在不同的年级,每个人都要面临不同的事,学业、工作、生活、深造、论文......我们无法像假期那样,安静专心地做设计,为同一个目标专注地奋斗,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办法聚在一起,做曾经最常做的头脑风暴。那么,就要试着考虑接下来,除了设计比赛,团队学习,我们在工作室的时间,是否完全充分地利用在自身与团队发展上?还是说,实际上每天用在设计和学习上的时间很短,是零碎夹杂在浪费和虚度中的呢?
最近突然觉得,很多时候,当现有的生活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只是在重复,而缺乏思考和自省。最艰难的时候或许是在挤海绵里的水来自救,而饱足之后,过多的水只会是拖累我们前进的累赘。所以cooper需要改变了,改变现在的生活态度,改变现在的节奏和步伐,不在于每分钟都在工作室,而是在工作室的每分钟都被充分地利用着。
不想说“把Cooper发展成为国内优秀的工设团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因为那是我们的理想,理智的梦想。

2008年9月7日星期日

What does "PDCA" mean?

The PDCA Cycle was originally conceived by Walter Shewhart in 1930's, and later adopted by W. Edwards Deming. The model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 process or system. It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entire improvement project, or to develop specific projects once target improvement areas have been identified.

"Plan ---do ---check ---action"
So great! It also can be used in our design work and make our team effective!

 PDCA四个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循环中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这几天接触到了一个新的循环工作法,感觉用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以及团队建设管理上都会很nice。忙完了这阵子的比赛,应该要好好学习一下PDCA,然后在cooper里来个小培训,呵呵。

2008年9月6日星期六

关于“隐藏的功能性”




“巴克明斯特 富勒指出,发明似乎大约每25年循环一次,在那之后,新颖的材料在新奇和更加有效的应用中被再次循环。”
材料——产品皮肤——隐藏内部作用——产品人机界面
趋势:在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中,让这种设计界面在材料触感上具有一种感觉焦点,情感化人体工学在突出触觉感知的同时,弱化视觉感知。

这是近几天在书上所看到的关于产品情感化人体工学的诠释,所列举的例子有IPOD,ISOKON凳,以及MOROIR镜子。这看上去似乎与我上一篇博客里学习到的所谓“视觉与感官上都非常真诚的产品”形式原则中“冷静的东西”有点矛盾,但想想之后,对他们有了新的理解:
“对功能问题的经验化表达带来了反应敏捷和易于使用的功能。”
正式受到这句话的启发,也许产品设计中的“隐藏”与“弱化”,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
设计师的经验:带有提示的隐藏,对“皮肤”(界面)创新而慎动“骨骼”(形式),至少我看到的例子,这些播放器、凳子、镜子,还是有着明显区分其身份的形式,但界面的视觉表达上做了处理,也许正式因为这样的“少”,才能引导“多”——更多触觉探索、感知的产生。
使用者的经验:能通过形式分辨其身份,但“隐藏”的新的功能让人更想去“触摸,感受”,或者说去“驾驭”。
...或许,这么理解,即使“藏”了很大部分,但是那点“冷静的东西”被设计师在视觉与感官表达中保留了出来,以不至于和情感化人体工学中隐藏的功能性相矛盾。
......
以上仅是个人对所看到的一些设计理念的想法,也许我从一开始就思考错了,或者是理解有偏差,但这样看书,突然发觉会变得深刻许多,因为阅读不仅停留在眼睛与书面之间的文字上,更停留在笔下、脑海中,思考设计真的是件很难和很有意思的事情,不能不佩服那些可以把设计思想表达得很妥帖,善于观察生活的设计大家,还有那些可以随便一个参悟就可以洋洋洒洒在博客上挥毫泼墨的大师,他们对于设计的专家级别认识,是否也是在不断地汲取与反复的思考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没有人批判我的观点,那我就放肆起来,以后多想想吧。

还有一句话,觉得很好。
“除非我们理解了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似性和规律性,不然许多功能产品要么就是不得要领,要么就是成为一个最新的噱头。”